浙江
400-0160-999
公众号
微博
小红书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辅导资料 » 申论
辅导资料
【申论热点时评】暑期“博物馆热”升温  赓续传统文化进行时
发布时间:2023-12-01 10:50:46    |    发布人: 博学教育    |    点击次数: 1248

暑期“博物馆热”升温  赓续传统文化进行时

一、热点现象

这个夏天,博物馆成了新晋热门打卡地,定闹钟抢票、多个设备同时抢票、不停刷新系统……不少人为了预约到博物馆使出了浑身解数。“到博物馆去”俨然已经成了这个暑期出行的新风尚。

博物馆文化氛围浓厚、历史底蕴深厚,成为更多年轻群体、学生充实历史文化知识的热门选择在情理之中。同时,相关部门和博物馆推出的一系列举措,也在助力“文博游”持续升温。比如推出“数字+”博物馆、精心设计主题展、打造特色文创IP等,让文物“活起来”,让大众走进来。

二、现象分析

1.原因分析 

2.措施论述

深挖历史资源,走出传承保护交融新路子。

振叶以寻根,观澜而索源。中华上下五千年,要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,从时间向度上层累叠加,探寻文明古国文化自信的“源密码”。走出新路子

要坚持文化自信,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,从历史长河、时代大潮、全球视野中感悟读懂演进“逻辑链”,在浩瀚卷海中采撷“文化蚌”,提取精粹遗珍,礼敬与尊崇优秀文化,做到正确阐释、有效传播,让中华文明真正在群众心里扎根、在民族基因里生长。

要注重文物保护,将古迹遗迹充分纳入保护名单,合理利用现有文化遗产,深入挖掘历史古迹、文化圣地的历史文化价值,凝练具有当地特色、文化特点的标志性文化符号,让文化传承在一言一语、一步一观中层层深入、代代传承。

要做到博采众长,积极推动文化壁垒、异域藩篱的消融,吸纳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,借“他山之石”,琢“己身之玉”,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接力者”和“传递者”,共绘“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与共、天下大同”文明新图景。

加强数智赋能,迈出守正创新发展新步伐。

科技为文化赋能,文化为城市赋能。一种文化想要传承发展壮大,就必须要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,巧妙植入“时代元素”与“科技因子”,打上具有时代痕迹的烙印。迈出发展新步伐

要找准“契合点”,将现代科技元素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表达、艺术化呈现,让博物馆里的典藏、广袤大地上的遗产、书本里的文字“活”起来,真正让历史“可感知”,让文物“会说话”。

要丰富文化形态,发挥互联网力量、运用市场化手段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“文化+视听”“体验+实景”等多种方式,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,探索传统文化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,真正做到闭馆不闭展,服务“不打烊”。

要创新宣传媒介,通过与旅游行业“搭桥”、艺术行业“联姻”、重点平台“携手”等方式,推动更多与特色文化有关的电影、景点、短视频、手办、演出火爆起来,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用文化浸润心田。

延伸服务触角,开启惠民为民利民新征程。

一以贯之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让博物馆文物“走下高阁”、“走出深闺”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。开启新征程

要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面对博物馆预约难等问题,采取分时段预约、动态投放门票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、增加预约名额等方式,严厉打击“黄牛”抢票、囤票等行为,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,让优质公共文化惠及更多百姓。

要坚持因地制宜,结合当地实际,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,鼓励更多中小博物馆、非热门优质博物馆走入人们视野,用接地气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“传统故事”,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,让优秀传统文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要优化人才梯队,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文物与博物馆学,面向高校师生、创意设计从业者、工美专业人员等人群开展遴选和培养文博人才,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基础理论研究和实务对策研究,确保文物保护、文物学术研究事业后继有人、薪火相传。

三、佳句积累

①让“博物馆热”持久下去,要坚持“高雅不深奥,亲和不媚俗”的价值底线,始终不忘公共文化教育的职责定位,积极塑造和引领社会文明风尚,绝不能让传统文化蒙尘。

——《吉林日报》

②历史器物之美,超越语言的心动,古老文化留在人间的碎片,拼凑出彼时的图景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,我们要以“赓续传统,面向未来”的精气神把握时代脉搏、聚焦人民期盼,为传统文化赋予新内容、增添新活力,实现现实与历史的“深度对话”。

——人民论坛网

③在钟编磬上,聆听往昔的古乐回响;在垂花檐柱间,循迹过去的动人故事;在精美砖雕里,辨读历史的浩瀚风烟……神州大地上俯拾皆是的文物资源,孕育了博物馆的繁盛,点燃了公众的博物馆热,也将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。

——《人民日报》

④博物馆热,与其说是一种文旅现象,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寻根。“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。”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一个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一段段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,都是架起过去、连接当下、展望未来的文化桥梁。

——《人民日报》

⑤“知来处,明去处。”博物馆是连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桥梁,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,抽象、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我们正在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,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,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。

——新华网

想获取更多公考资讯、资料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博学公考”

微信咨询:18072923593 (王老师)      18072923682 (徐老师)

分享到:

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浙ICP备16039167号-1    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

Copyright©2006-2024 www.bxgwy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